磷化是常用的前處理技藝,原理上應屬於化學轉換膜處理,主要應用於鋼鐵表面磷化,有色金屬(如鋁、鋅)件也可應用磷化。據了解,磷化處理工藝應用於工業己有90多年的歷史,大致可以分為基礎時期、三個時期、迅速擴展時期、廣泛應用時期。塗裝底漆前的磷化處理主要是提高漆膜層的附着力與防腐蝕能力。塗裝底漆前的磷化處理工藝並非任何人都可施工,需靠漆工的精湛手藝方能體現。
漆前磷化的首要問題是磷化膜必須與底漆有優良的配套性,而磷化膜本身的防銹性是次要的,磷化膜細致密實、膜薄。當磷化膜粗厚時,會對漆膜的彙總性能產生負效應。磷化體系與工藝的選定主要由:工件材質、油銹程度、幾何形狀;磷化與塗漆的時間間隔;底漆品種和施工方式以及相關場地設備條件決定。
一般來說,低碳鋼較高碳鋼容易進行磷化處理,磷化成膜性能好些。對於有銹(氧化皮)工件必須經過酸洗工序,而酸洗後的工件將給磷化帶來很多麻煩,如工序間生銹泛黃,殘留酸液的清除,磷化膜出現粗化等。酸洗後的工件在進行鋅系、鋅錳系磷化前一般要進行表面調整處理。
在間歇式的生產場合,由於受條件限製,磷化工件必須存放一段時間後才能塗漆,因此要求磷化膜本身具有較好的防銹性。如果存放期在10天以上,一般應采用中溫磷化,如中溫鋅系、中溫鋅錳系、中溫鋅鈣系等,磷化膜的厚度最好應在2.0~4.5g/m2之間。磷化後的工件應立即烘幹,不宜自然涼幹,以免在夾縫、焊接處形成銹蝕。如果存放期只有3~5天,可用低溫鋅系、輕鐵系磷化,烘幹效果會好於自然涼幹。
對於不同塗漆品種的施工方法,如普通空氣靜電噴漆、靜電粉末塗裝、電泳塗漆,其總的要求是磷化膜均勻、細致、膜較薄。特別是對靜電粉末塗裝,電泳電着塗裝,要求磷化膜絕對不能粗厚。因此輕鐵系磷化在粉末塗裝和陽極電泳上顯示了某些優越性。
聯絡我們:0755-29752260,13823317535鄧生
轉載請註明文章出處---耐高溫塗料供應商:http://www.sovifo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