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三分塗料,七分技藝”,可見塗料的噴塗技巧對於塗料效果的重要性。不久,一些剛接觸水性高溫塗料的買家向小編我反應購買的水性不粘塗料有發白狀況,為此我特意向為易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的技藝師傅請教了這個問題,師傅說水性塗料如果有發白狀況,那一定是塗層沒有烘烤幹,必須要將烤箱溫度升至高溫烘烤,塗層才能呈現完美效果。所以,用戶們必須要熟練掌握水性塗料的噴塗技藝。
水性塗料一般是采用噴塗法來施工,對於噴塗技藝掌握得領的話,噴塗出的塗層表面是光滑均勻,塗層通亮,對於不同形狀的物品,類似於有小孔、縫隙、凹凸不平之處,都可以均勻分布,但用噴塗法必須要掌握噴塗技巧。
1、調試好適量的噴塗粘度。塗料的粘度不可太稀或太黏,以塗-4粘度計丈量,合適的粘度一般是20~30秒。如一時沒有粘度計,可用目測法:用棒(鐵棒或木棒)將塗料攪勻後挑起至20厘米高處停下觀察,如漆液在短時間(數秒鐘)內不斷線,則為太稠;如一離桶上沿即斷線則為太稀;要在20厘米高處剛停時,漆液成一直線,瞬間即斷流變成往下滴,這個粘度較為合適。
2、控製好壓力。空氣壓力最好控製在0.3-0.4兆帕(3-4公斤力/平方厘米)。壓力過小,漆液霧化不良,表面會形成麻點;壓力過大易流掛,且漆霧過大,既浪費材料又影響操縱者的健康。
3、掌控好距離。噴嘴與物面的間隔一般以300-400毫米為宜。過近易流掛;過遠漆霧不均勻,易出現麻點,且噴嘴距物面遠漆霧在途中飛散造成浪費。間隔的詳細大小,應根據塗料的種類、粘度及氣壓的大小來適當調整。慢幹漆噴塗間隔可遠一點,快幹漆噴塗,間隔可近一點;粘度稠時可近一點,粘度稀時可遠一點;空氣壓力大時,間隔可遠一點,壓力小時可近一點;所謂近一點遠一點是指10毫米-50毫米之間小範圍的調整,若超過此範圍,則難以獲得理想的漆膜。
4、噴塗的順序是:先難後易,先裏後外。先高處後低處,先小面積後大面積。這樣就不會造成後噴的漆霧飛溅到已噴好的漆膜上,破壞已噴好的漆膜。
另外,為易公司生產的水性不粘塗料為高溫固化塗層,所以在噴塗後需要對於塗料的烘烤溫度非常了解,烘烤溫度和烘烤時間需要結合物件的大小,雖然有時候的烤箱溫度調到了380度,但不一定表示它的真正溫度已經達到了這麽高的溫度,所以用戶需要先將烤箱溫度設置為380度,然後讓烤箱自動升溫。